星期一, 9月 25, 2017

2017唐美雲歌仔戲團《佘太君掛帥》─ 遠帆終要回航


佘太君掛帥,距離我上次進場看唐團的戲,又過一年了。

唐團上半年的《螢姬物語》聽說叫好又叫座,我雖想看,但無緣相見。下半年端出《佘太君掛帥》,我甚是興奮,距離上次唐團搬演傳統戲《金水橋畔》(2006),經過了12年(花田錯了沒,勉強算是傳統戲吧)。我們知道唐團會演佛教戲、歷史戲、新編戲,都忘了她還有傳統戲(雖然真的很少就是)。

我曾經一度懷疑,老師們的身手還在?這些科班出身的學生,還有在雕身段嗎?會這麼說,實在是因為唐團這十幾年的戲,刻意往劇場舞台的方向去,雖然舞台技術屢屢創新,合作對象也一直變化,但總感覺離歌仔戲越來越遠。承傳統、創新局,有時好似只是為了新而新,離開劇場時,不免問自己,我要看這樣的歌仔戲嗎?

再者,唐團團員,都有一種特殊的氣質,說好聽點是溫順乖巧,說白一些是缺乏企圖心。如果你看過大稻埕附設歌仔戲團,你大概就明白我在講什麼,雖然舞台與劇本的精巧度都沒有唐團的大製作,但那些孩子的拼勁,一上台打好打滿,打到台下的我都感覺到精疲力竭,那種拼勁,把生命獻給舞台的青春無敵,就是傳統文化的堅強與韌性;這次《佘太君掛帥》的舞台上,我稍微聞到了這樣的味道。

傳統戲曲實在太美麗,力與美的身段、細緻的作工、充滿興味的戲文,以及美麗的傳統曲調,加上爐火純青的戲精演員們,成就了一台精彩好戲。從劇場回家的路上,你會回味剛剛金殿上佘太君SOLO八分鐘的數郎唱段,你會動情於桂英與宗保陰陽相隔的夫妻情深,你會悲傷白髮婦人送走一個又一個以身殉國的丈夫與兒子,你的腦海會跑過楊家男兒堅定報國那臉上剛毅的神情,你會記得戰爭的烈焰,薪火是一個又一個家族的興衰與起落。

楊家將/楊門女將,這麼傳統且封建的戲目,在高度強調個人主義的現代、急於去中國化的台灣社會,謝謝編劇先生,沒有讓我們看那些腐朽陳痾的教條,再次以他擅長的親情愛、離別苦主題,喚醒台下觀眾生命中的離別哀愁;淡化華夷種族之別的紛擾,點出戰火的對於凡人之家的剝奪。感謝編劇先生沒有讓這部戲非常的煽情,點到即止,留待各人內心去發酵,這種內省式的體驗,正是戲劇除了娛樂之外的偉大任務,對靈魂甦醒的召喚。


我一年不見唐團,談點趣味的。

七個大娘的順序,是按照戲曲學院的入學年份排的嗎?從第一屆的周孝虹(大娘)、陳禹安(二娘)、曾玫萍(三娘),是按著學姐制往下排的嗎?這個八個女孩兒一起上扎靠、一起身段,挺好看的。謝謝楊蓮英、李文勳兩位老師,你們的指導救了唐團長久以來虛弱無力的花拳繡腿,這樣的功總算像是戲曲學院出來的(我無意做比較,但其他中小團的演員身段是真的有比較細緻,那樣的細緻是經過很多次的排練與走位才磨出來的)。

說到這,讓我稱讚一下鄭芷芸,我第一次看他的時候是在大稻埕青年附設劇團,覺得她是非常認真的演員。唐老師讓他演穆桂英一角,真的是給年輕人很大的機會與信任。芷芸也沒有辜負這樣的知遇之恩,能跟咪神、年神兩位神字備的人物對戲,並且恰如其分的演繹好這個角色,真是不簡單。我坐得太遠,看不到神情,有點可惜,上半場芷芸還嫌生澀,下半場開打之後,整個人就亮了起來,神采奕奕。(說到這,就讓我們想起正年輕貌美的刀馬旦李珞晴,又漂亮又能打,但是為什麼一直卡在民視演媽媽
QQ,他來演穆桂英也應該非常合適)。希望唐老師可以多給年輕演員獨當一面的機會,因為歌仔戲的未來就是在他們了。


另外,朋友跟我提到,他覺得投影跟音樂都太多了,既然是傳統戲,就應該留白更多,只留一桌二椅。這個要求真是太高了,對於歌仔戲演員與觀眾的素質都是。若拿掉投影與配樂,加強情境的道具不見了,非常考驗演員的功力,演員的優缺點也更容易被看見與放大。再者,歌仔戲不若京劇,歌仔戲非常自由,換句話說就是較松散,當投影與音樂都拿掉後,導演的功力就看現現了,這對非舞台劇場訓練出身的唐導演,是非常大的挑戰;我目前是喜歡唐相公大於唐導演的。另外,姬家兄弟是才子,這個大家都知道,作品也非常好聽,但有時候太搶戲了些,完全跟著音樂跑,觀眾無法專注在戲臺跟演員上,這樣好嗎XD。說是這樣說,我還是很喜歡這部戲的投影跟音樂,很有看歷史劇的感覺,情境帶入特別好。

最後談一下二十年的唐團,目前的陣容,應該是國內最漂亮的團隊組合,而這樣的陣容,老闆養了二十年,才養出來今天的華麗。唐團的製作,包括這齣,就是燒錢燒出來的,我相信公演是賺不到什麼大錢,賺大家吃飽而已(劇團真正有賺錢應該是大愛乾爹資助的XD)。唐團力撐二十年,經過舞台與編導各種組合,磨到現在才有比較穩定的品質,養了二十年,終於學生長大了,試了二十年,不在同一個頻道上的藝術家終也是分道揚鑣,演了二十年,終於電視、舞台、外台同時開花,大家常態化工作,雖然不像過去黃金時代大家口袋滿滿,但也是衣食不缺。唐團的黃金時代已然來到,活招牌鐵三角,品質穩定且氣味相投的年輕編劇,編曲編腔的三位少年才子,台灣成熟的舞台技術團隊,戲曲學院一屆又一屆的畢(ㄋ一ㄢˊ)業(ㄑ一ㄥ)生(ㄍㄢ),以及不離不棄的戲迷,這是唐團最好的時候,是巔峰的黃金年代。

當晚走出城市舞台時,月色映照,繞樑餘音,想起我的歌仔戲奇幻旅程。是夜寂靜,聽著自己靈魂呼吸的聲音,想著這一年,我的筆好像鈍了。
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