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9月 21, 2012

是經濟問題、結構問題,青年問題?


友人問我對彭明輝教授這文章的看法

我們被騙了三十年!談全球性的青年困境




我早上才跟父親談到這問題。

他們是標準3.4年級世代,覺得年輕人不認真努力,他們也是苦過來的,認為我們懶惰不吃苦,成天呻吟抱怨。

他說的,不能算錯。這個問題怎麼談都可以,切入角度不同,就有不同看法。

我認為,這是時代與結構問題。

父執輩們在先佔市場中累積資本、經驗與主導權,提高門檻使得後進者挑戰困難,是機會問題,是時代問題,是結構問題。累積資本與財富後,以各樣積極的方式保護自己與後代的富貴與權力。富二代是變相的封建行為,官官相衛、商商通婚,以建立保護自己的金錢帝國。

教授認為自由經濟路線造成貧富差距拉大,富者聚斂,問題是,我們信任政府能公正公義的分配資源?我們沒有辦法信任政府,因為人性本惡。

大政府、小政府、菁英政府、無產階級政府,都專心照顧自己的擁護者,才能確保自己長期執政獲利。在民粹國家,人們往往選擇短期內對自己最有利的事,而非長期對人類有利的事;因為先落袋為安,對人類社會的善良正義沒有信心。

所以要怎麼談這事,先問自己,談的動機?改變別人,還是改變自己?

改變別人困難,想改變誰?老闆嗎,官員嗎?

既得利益者必須面臨危機時,才願意修改當今的狀態。也就是當我們要罷免總統,倒閣時,執政者覺得政權不保時才願意妥協。老闆發現員工開始跳樓或被挖角時,才願意調整薪資結構與待遇方式。

談這些,那我們年輕人覺得自己需要改變嗎?

國家確實需要改變,因為越來越多人去澳洲當屠夫、農夫、清潔人員,是為了錢還是一種逃避呢?(旅遊打工是另一個議題,今天不討論,但旅遊打工的美麗名詞下確實有很多難以啟齒的事)為了錢而去很符合人性,去中國工作,也是為了錢。所謂逃避,指的是逃避改變現狀的責任。或許我們覺得杯水車薪,星星之火的一人之力如何改變社會?但很多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,也就是一人一票選總統使人感到興奮之所在(還記得2000年政權變天之時,我真心感覺到民主制度實在了不起)。

有理想的年輕人如果1020年後沒辦法當到主管或領導人,那你覺得1020年後是領導社會跟國家的是誰,當然是那些比較沒理想的。因為不論時代的好壞,都需要領袖,好領袖若不出頭,壞領袖自然出頭。所謂好壞,見仁見智,但我認為只愛自己,不愛群眾的人,大概算不上太好的人。

我能做什麼,很少。如果我是小主管,帶領五人的小組,我就是照顧好這五個人、五個家庭;如果我管理一個百人小廠,我就是照顧好一百人、一百個家庭;我有機會做商品,使用無毒材料,不危害生命與生態;能力之內,盡力而為。話說回來,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的人,無法照顧家人、照顧社會。所以年輕人,先照顧好自己,不要為家人造成麻煩,不要製造社會問題,是你能為社會做的第一件事。







沒有留言: